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(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)今年“6 18”大促从5月13日持续至6月18日。近日,广州市市场监管局、广州市消委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,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是应对促销狂欢的最佳策略。
面对“6 18”期间“满300减50”“限时秒杀”“跨店满减”等诸多促销规则,广州市市场监管局、广州市消委会建议消费者,在下单前先列好购物清单,设置消费预算上限,避免冲动消费、“买而不用”等情况发生。善用比价工具,使用第三方比价软件查询商品半年内价格走势,避免被“先涨后降”套路误导。细看预售条款,重点关注预售商品是否支持随时退定金,警惕预售商品出现“尾款涨价”、延迟发货等问题。按需计算囤货量,日用品囤货建议不超过3个月用量,同时注意查看促销商品的保质期,警惕临期商品促销陷阱。
广州市市场监管局、广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,在直播间购物要核查资质,优先选择品牌官方直播间或口碑、售后有保障的主播,避免因支持“偶像”“家人”等情感因素盲目消费。不轻信主播的“百分百正品”“保证功效”“数量有限”“血亏补贴”等花式营销话术,注意查验主播公示的产品检测报告或授权书,以免买到假冒伪劣或质量不合格的商品。全程录屏取证,重点记录主播对商品价格、功效、促销规则的承诺,并保留聊天记录、订单截图、支付凭证等证据,以防出现商家私自取消订单、更改活动规则、商品与宣传不符等情况。
今年消费者“以旧换新”热情高涨,各大电商平台也乘着“6 18”的热潮继续发力推进。广州市市场监管局、广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参与“以旧换新”活动前,需特别注意做好隐私保护,确保“焕新”流程规范、权益有保障。比如进入云闪付APP或微信“粤焕新”小程序,查询可享补贴的品类,确认补贴金额及使用规则,提前领取补贴资格。下单时明确是“先回收旧货、再配送新货”,还是“回收旧货的同时配送新货”,避免因流程不清导致新货延迟或旧货滞留。使用线上回收服务时,优先选择平台官方合作的回收商家,留存估价标准和沟通记录,避免通过不明链接或私人渠道交易。处理手机、电脑等旧电子商品时,务必进行格式化处理或恢复出厂设置炒股配资平台配资,彻底清除数据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。收货时仔细核对商品的生产日期、合格证、保修卡等凭证,确认售后保障范围,并现场测试基础功能。
国鑫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